阜新高等专科学校的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化工生产全链条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注重学生数字化应用能力和绿色化工理念的培养。其特色在于将传统化工技术与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结合,形成"教学—实训—就业"闭环培养模式,为东北地区精细化工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精细化工生产智能控制与工艺优化能力。学生需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等核心技术,具备运用DCS控制系统进行生产管理的能力。通过新型反应器智能控制等课程,强化学生对智能化生产线的调试与故障诊断能力,同时培养绿色合成技术应用意识,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对化工行业的技术转型要求。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包括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化工识图与CAD技术等数字化工具类课程
- 专业核心课:涵盖精细化学品智能制造工艺、化工项目经济评价技术等应用型课程
- 岗位实训模块:在化工生产智能控制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真实场景演练
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三阶段递进"培养路径:
- 基础实训:在校内完成化工单元操作、精细化学品分析与检验等基础技能训练
- 专项实训:进入氟化学总厂等合作企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参与智能生产线操作
- 岗位实习:在盛泽催化科技等新邱经开区重点企业进行6个月顶岗实习,接触HAZOP分析、工艺优化等实战项目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覆盖三大领域:
- 生产技术岗:从事精细化学品智能制造、工艺参数优化等工作,占毕业生65%以上
- 质量管控岗:承担原材料检测、产品性能测试等任务,需掌握现代分析仪器操作技能
- 技术研发岗:参与新产品开发、配方改进等创新工作,要求具备数据建模和工艺模拟能力
专业优势体现在政校企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学校与新邱经济开发区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入泽成化工等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进行教学项目开发。通过"双导师制"培养,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精细化学品智能制造工艺》等课程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其中30%进入三一重能等上市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