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理工学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培养机械与材料交叉领域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定位,依托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立足区域制造业发展需求,通过工学学士学位教育体系,系统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工艺设计、模具开发、智能控制技术等核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材料加工成型工艺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为主线,构建了覆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塑性成形原理、模具CAD/CAM、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前沿技术。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金工实习、模具拆装调试、3D打印设备操作等实训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参与全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赛等学科竞赛。
实践资源与产教融合
学院配备价值1724万元的仪器设备,建有模具拆装实验室、3D打印中心等28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三维激光扫描仪、伺服注射机等先进设备。与航天科工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共建24个实习基地,开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成型等实际工程课题。这种“学历教育+职业能力教育”模式使学生毕业时已具备模具设计、工艺优化等岗位所需的实操经验。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典型岗位包括冲压工艺设计师、注塑模具开发工程师、成型过程仿真技术员。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起薪为6000-10000元/月,在智能成形、增材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更具薪酬潜力。专业特别注重与地方产业对接,山西省玻璃产业、轻合金加工等特色产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工艺改进、新材料研发类岗位。约30%学生选择攻读材料加工工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方向硕士研究生,可通过校内硕士生导师团队获得学术指导。
学科优势与深造路径
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和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该专业依托金属相变控制与特种液态成型等省级重点研究方向,建有山西省现代玻璃产业学院等科研平台。学生可参与高熵合金成形、复合材料成型等国家级课题,发表SCI/EI论文或申请专利。考研推荐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冲压模具)、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等顶尖院校,或通过本硕连读项目衔接太原科技大学等合作高校。职业资质方面,建议考取模具设计师(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或注册机械工程师认证以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