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省级双高专业群核心专业,也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该专业依托华为ICT学院、数字技能现代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聚焦智慧矿山和信息技术领域,致力于培养兼具网络技术与行业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将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与矿山工业场景深度融合,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超95%,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展现出显著的专业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智慧矿山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两大核心方向,构建"校企联合办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目标强调掌握路由交换技术、虚拟化技术和矿山工业环网搭建等核心技能,通过"3+2"培养模式实现:
- 基础能力:计算机网络设计与设备配置
- 专项能力:矿山工业网络部署与安全运维
- 综合能力:智慧矿山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
课程设置突出行业特色,除常规的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外,特别开设矿山工业环网搭建与运维、智慧矿山技术等特色课程,实训环节占比超40%。
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专业通过"四阶递进"能力培养模型强化实践能力:
- 基础实验:在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完成设备认知
- 专项实训:通过华为ICT学院完成HCIA/HCIP认证课程
- 项目实战:参与智慧矿山物联网实训项目
- 顶岗实习:进入陕煤集团等合作企业完成工业网络部署
学生需掌握网络攻防技术、Web安全测试等前沿技能,并考取华为认证、CDA数据分析师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3项,省级奖项19项。
就业前景与产教融合
专业构建"矿山+ICT"双轨就业通道,主要岗位包括:
- 网络工程师:负责智慧矿山工业环网设计与实施
- 系统运维师:管理煤矿智能调度中心信息系统
- 网络安全师:保障矿山数据安全传输
- 数据分析师:处理矿山物联网采集数据
校企合作方面,与华为共建ICT人才生态联盟,与陕煤集团等企业建立50余个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毕业生在煤矿信息化部门平均起薪达6000元,华为生态链企业录用率超30%。
该专业通过课程体系行业化、实训场景生产化、认证标准国际化的培养策略,形成"矿山需求牵引、ICT技术驱动"的特色育人模式,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