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兵团重点高职院校,其建设工程监理专业在区域职业教育领域具有显著特色。该专业依托学院工科办学优势,结合新疆地区建设需求,形成了"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育人模式。从学生培养到实践教学,从师资力量到就业通道,专业建设已构建起完整的育人体系,为新疆城镇化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定位与实践教学体系深度融合行业发展需求。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紧扣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三大方向,通过《工程监理实务》《BIM技术应用》等特色课程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实践环节设置独具匠心,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真实工程项目监理,如2025年新校区南扩区建设项目中,监理专业师生团队参与工程进度控制与质量验收。这种"理论+项目"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持有二级建造师、资料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85%以上。
创新育人机制体现在多层次竞赛平台搭建。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等赛事,2023级学生疏玉婷团队曾获全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赛一等奖。通过"青马工程"培养计划,优秀学生可进入大师工作室参与技术攻关,近三年累计完成7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这种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产教协同发展构建起立体化就业网络。学院与新疆卓越工程等监理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合作,实施"双导师"培养。2024年校企共建的BIM工程中心,可实现工程项目全流程数字化监理模拟。毕业生可选择兵团建工集团等国有企业就业,或通过"1+X"证书制度衔接本科教育。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30%毕业生三年内成长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特色培养路径注重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实施"五个一"工程:精读一部行业规范、参与一个真实项目、取得一本职业证书、完成一项创新设计、积累百小时志愿服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晨怡的成长轨迹印证了这一培养成效——她不仅获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更在暑期实践中为南疆乡村编制危房改造方案。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间形成良性互动,真正成为"懂技术、善管理、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