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09年开始本科招生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累计向社会输送了660余名专业人才,毕业生广泛活跃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并涌现出全国百名社工人物等优秀代表。该专业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强调产教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与沈阳化工大学联合开展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同时依托石家庄市民政局、廊坊市司法局共建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办学特色。
核心培养体系与课程架构
社会工作专业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课程设置涵盖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政策等基础理论,同时强化实务技能训练,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实践课程。学生需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社会服务评估能力,并通过跨学科学习(如心理学、管理学)提升综合素养。专业特别注重法学知识融合,毕业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为职业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师资队伍以高学历和双师型为特色,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8人,教授/副教授3人,80%教师持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并聘请行业导师10余人形成协同育人网络。近五年团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部,研究成果获省市级奖项3项,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实践平台与行业联动
专业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并与北京、广州等地10余家机构建立实习基地,依托自办社工机构“爱翼行”开展社区服务项目。2025年,师生参与廊坊市“世界社工日”活动,通过案例研讨、司法社工实务分享等,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近期与广阳区妇联启动的校地实习项目,安排学生深入社区、婚姻家庭工作室等一线岗位,强化“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培养模式。
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民政、司法、教育等部门及非营利组织,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持续领先。近年考研升学率稳定在20%以上,2020届达30%,学生考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方向涵盖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学及法律硕士。职业发展上,校友张海忠、王晓伟等获“全国百名社工人物”称号,凸显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双师型师资、深度产教融合三大支柱,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形成立足河北、辐射全国的特色培养体系,持续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输送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实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