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学科,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强基计划班)以"本硕博贯通培养、数理基础与前沿交叉并重"为核心,构建起贯通基础数学理论与智能科技应用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QS数学学科排名位列中国大陆第6名,依托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平台,形成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双轨培养架构。近五年本科深造率超75%,毕业生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战略领域表现卓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高地。
学科建设与平台优势奠定专业标杆地位。专业隶属于数学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ESI全球前1%学科平台,自主研发的建筑能耗模拟算法技术转化率达55%,应用于12个省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024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8项,其智能算法优化模型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成果支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工作。
课程体系设计遵循三阶能力递进模型:
- 基础强化阶段: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480学时精算训练夯实数理基础
- 交叉融合阶段:设置《大数据分析》《量子代数》等14门前沿课程,引入Python、C++编程工具开展算法建模教学
- 实践创新阶段:开发《智慧城市算法设计》《金融科技仿真》等校企共建课程,在华为、阿里巴巴完成600学时项目实战,参与全国"挑战杯"等赛事。
培养机制特色凸显战略育人价值:
- 动态进出机制:实施"3+1+X"本硕博衔接培养(X硕士2-3年/博士4-5年),每学年末进行学科综合考核,淘汰率控制在15%以内
- 学科交叉拓展:硕士阶段可选智能科技、高端芯片、新材料等方向,博士阶段开放数学-计算机双导师制联合培养
- 国际培养路径:与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开展"3+1+1"联合培养,近五年51人通过项目赴海外深造。
就业发展前景验证复合型培养成效。构建多元化发展通道:
- 学术深造:75%毕业生进入剑桥大学、清华等世界TOP50高校,其中直博率40%
- 新兴产业:35%任职华为2012实验室、商汤科技,从事算法工程师岗位,起薪达28万元/年
- 金融科技:25%进入中金公司、平安科技,主导量化交易模型开发
- 公共治理:15%考入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机构,参与宏观经济预测模型构建。
从经典数论研究到人工智能算法开发,该专业通过"数理筑基-交叉赋能-场景创新"培养体系,持续输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学精英。其"数学加权入围+单科强化培养"模式,既保持基础学科研究深度,又深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需求。需注意的是,专业课程密度达42学分/学期,要求兼备数理思维与编程实践能力,适合对数学建模有强烈兴趣并具备持续学习毅力的学子选择。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