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其物联网工程专业凭借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扎实的学科基础,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并于2015年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该专业以电子信息领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为双主线,培养具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省级实验室,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核心目标聚焦于三大能力:
- 技术研发能力:通过计算机系统工程、嵌入式系统原理等课程强化硬件开发基础
- 系统集成能力:借助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等课程提升系统设计水平
- 行业应用能力:依托船联网特色课程,深度对接船舶制造与海洋装备智能化需求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多学科交叉特征,形成三个层次的知识架构:
- 基础层:涵盖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基础等支撑性课程
- 核心层:包含RFID原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等专业主干课
- 应用层:设置移动终端及M2M、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等实践型课程实验室配置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拥有12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支撑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教师团队中近80%具有博士学位,主持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超百项。以王东升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安全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 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 授权发明专利4项
- 指导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级奖项4项团队构建的“智能感知与处理”“物联网应用开发”双方向培养体系,有效衔接理论创新与产业需求。
四、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行业就业率保持高位,主要流向包含:
- 头部科技企业:腾讯、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企业的测试与软件开发岗
- 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等企业的系统集成岗位
- 特色行业:船舶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近三年深造率稳步提升,学生进入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攻读物联网应用技术、通信及信息系统等方向研究生。专业特有的“本硕贯通”培养机制,为学术型人才成长提供快速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