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立足学校航空航天特色,构建了"公共管理+社会治理+航空安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在2023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B级,形成覆盖本科-硕士的完整培养链。数据显示,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达91.59%,50.21%通过推免或考研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尖高校深造,入职国防系统、民航单位的平均起薪达8-12万元/年,在航空领域公共安全与基层社会治理方向形成显著优势。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
专业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形成三大核心竞争力:
- 航空航天特色:依托公共安全与治理新文科智能综合实验中心,聚焦航空运输法规、低空空域管理立法、航天器适航认证等特色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青年项目8项
- 培养模式创新:
- 基础强化阶段:前两年完成《公共政策分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12门核心课程,构建公共管理理论与社会治理实务双基础
- 方向深化阶段:大三细分行政管理与政府改革、基层社会治理、航空安全应急管理三大模块,设置《无人机法律规制》《航空运输法规》等特色课程
- 实践提升阶段: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等30余个基地完成200+天专业实习,参与C919适航认证法律文书编制等实际项目
- 国际认证体系:与荷兰莱顿大学合作开展空间法双学位项目,40%课程引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案例库。
课程体系与教学革新
实施"四位一体"教学矩阵:
- 理论实践融合:
- 开发《数字治理仿真系统》虚拟仿真课程,运用Python分析千万级城市治理数据
- 设置《社区治理案例研讨》联动教学,完成南京老旧小区改造政策评估报告
- 行业特色课程:
- 开设《航空安全应急管理》《北斗系统知识产权保护》等全国独家课程
- 建设航空法创新实验室,配备4K庭审直播系统模拟民航纠纷调解
- 科研反哺教学: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低空空域管理立法研究》转化为无人机管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生参与率达100%。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教学团队呈现"学术+实务"双师结构:
- 高端人才汇聚: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4.17%,含教育部重大决策咨询专家2人,87%教师具有海外TOP50高校访学经历
- 科研成果转化:
- 近五年发表SSCI论文5篇、CSSCI论文50篇,出版《无人机法律规制手册》等行业标准
- 研发的城市治理大数据平台获民政部优秀成果奖,应用于长三角25个社区
- 教学保障体系:实施1:3师生比导师制,指导学生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30+项。
就业前景与行业贡献
毕业生形成五维发展格局:
- 政府机关(35%):任职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法规处,参与低空经济示范区政策制定
- 国防系统(25%):进入中航工业合规部,制定军民融合保密协议
- 民航企业(20%):担任东方航空法务专员,处理国际航线适航纠纷
- 学术科研(15%):保研至中国政法大学或赴莱顿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
- 社会组织(5%):创立社区治理智库,承接民政部基层治理创新项目。
该专业通过新文科建设与航空航天特色深度融合,构建起从公共政策分析到行业治理实践的培养链。从模拟法庭的辩论交锋到C919的适航认证,从老旧小区改造评估到无人机立法研讨,南航行政管理学子正以"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追求,推动着中国公共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