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其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以培养社会治理领域的实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民政部与重庆市共建的办学背景,深度融合政策法规、智慧社区技术和社会服务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从课程设置到校企合作,从实训基地到就业方向,专业建设始终围绕现代城市治理需求展开。
在专业定位方面,该专业瞄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需求,培养掌握社区法规政策、政务管理和智慧社区平台应用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面向覆盖社区工作者、城市管理网格员等岗位,重点聚焦政策咨询动员、公共事务办理、社会组织扶持等技术领域。这种定位与国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契合,毕业生可通过社会公开招考进入民政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领域。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核心课程包括:
- 社区需求评估:通过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训练精准识别居民需求
- 社区纠纷调解:运用人民调解技巧化解基层矛盾
- 智慧社区平台应用:掌握信息化设备操作与智能管理系统运行
- 特殊人群服务: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专业化帮扶专业基础课还设置基层社会治理、公共管理概论等理论课程,形成"政策认知+技术应用+服务创新"的知识框架。特别引入虚拟仿真实训,通过智慧社区场景模拟提升学生应急处理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产教融合特色,建立三级实训体系:
- 校内建有社会治理TPRI智慧融合实验中心,配备长者精神照顾实训室等超过3000㎡的实践场地
- 校外与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第二社会福利院等20余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
- 实施"订单式培养",与天宫殿街道等单位合作定向输送社区管理人才学生在实习中需完成政策宣传、公共事务办理等真实任务,近五年承接社会服务项目超100项,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专业优势体现在三方面创新:
- 双师型团队: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获省部级教学奖项17项,主编教材被教育部采纳,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 数字化赋能:开发社区信息化应用技术体系,将大数据分析、智能设备操作纳入课程
- 社会服务辐射:承担西藏、新疆等地社区干部培训,形成跨区域人才培养网络这种"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使该专业在重庆社区管理领域知名度位列前茅,学生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部分年份达到100%。
该专业通过"学工+社工"双工联动机制深化育人成效,在校内创建12个辅导员工作室和社工服务站,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社区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这种将专业建设与学生社区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学习场域"与"服务场域"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具有孺子牛精神的基层治理人才提供了独特路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