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保险实务(金融保险方向)专业,是面向金融保险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点专业。该专业以保险业务为核心,融合金融、会计、理财等跨领域知识,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通过三年学制,学生不仅能掌握保险产品设计、核保理赔等专业技能,还能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其培养方案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注重职业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双重提升。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分层递进特征。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保险学基础、会计基础与实务等,夯实学生金融通识素养;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实务操作,如财产保险实务、人身保险实务、保险营销技巧、汽车保险等模块。以财产保险实务为例,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风险评估、防灾建议、投保方案设计全流程,并通过案例模拟提升核保承保能力。同时设置保险科技应用等前沿课程,适应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产教融合特色。校内建有保险专业综合实训室,模拟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开展保单设计、查勘定损、客户服务等场景化训练。校外依托平安产险、泰康人寿等合作企业,安排学生在核保、理赔、电销等岗位轮岗实习。特别设置的金融基本技能课程涵盖点钞、中文输入、理财方案设计等内容,强化岗位适配性。这种"理论-模拟-实战"三级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与保险公司展业、银行保险业务等实际工作。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机构:
- 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从事核保岗、查勘定损岗、电销岗、客户服务岗
- 银行及证券公司:担任理财经理、信贷审核员、大堂经理
- 小微金融机构:承担会计岗、信贷专员等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特别注重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将保险销售从业资格证(B证)、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资格等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使80%以上学生在毕业时具备"双证"竞争力。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特色优势。首先是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与自治区金融办、保险行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定期邀请企业总监参与课程开发。其次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课教师均具有保险公司任职经历。再次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深度应用,通过保险全真模拟系统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重构。这些特色使该专业连续三年保持95%以上的就业率,成为广西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