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教融合创新班)是该校为应对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而设立的特殊培养项目。该专业通过深度融合产业资源与教育体系,构建了以华为、阿里、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协同育人生态,旨在培养既掌握前沿技术又具备实战经验的应用型人才。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学科教育的边界,将企业真实项目、行业认证标准与国际化视野融入培养全流程,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创新路径。
在培养模式上,创新班采用“3+1”工学交替机制:前三年在校内完成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嵌入华为云服务、阿里区块链技术等企业认证课程;第四年进入合作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实践,参与真实项目开发与运维。这种设计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始终与ICT行业云转型、HarmonyOS开发等产业趋势保持同步,近三年学生团队连续斩获华为ICT大赛全球赛特等奖,印证了教学成效。
课程体系以“课证融通”为特色,围绕三大核心能力展开:
- 云服务与区块链开发:通过腾讯云区块链服务、华为云大数据平台等课程,掌握分布式系统部署能力
- 智能技术应用:融合机器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开发等模块,对接科大讯飞AI平台实战训练
- 全栈开发能力:覆盖从HarmonyOS设备开发到Web应用部署的全链条技术,94%的课程由校企混编师资授课
该专业依托现代信息产业学院的硬件优势,建有基于鲲鹏架构的27间实验实训室和Pearson VUE国际认证考试中心。学生可获得双重资质认证:既取得工学学士学位,又可考取华为HCIA、阿里云ACA等行业认证。2023届毕业生中,82%通过华为认证体系,平均起薪较普通班高37%,体现了学历+技能认证的复合优势。
在国际化培养维度,创新班引入全球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标准,与新加坡、德国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参与海外企业的项目协作,例如通过华为ICT学院对接东南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这种跨国产教协同使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企业中更具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