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工学类专业之一,自2010年机械工程系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致力于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具备扎实工程基础和前沿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注重机械设计、机电控制与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强调"两强"人才培养理念,即专业技能强与基础能力强。核心课程包含工程图学、机械数字化设计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设置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传感与测试技术等应用型课程。为适应智能制造需求,课程模块特别强化三维建模、数控编程、有限元分析等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分阶段开设机械数字化设计(零件与装配)、数字化制造(模具加工)、数字化辅助工程等专项课程,使学生掌握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培养模式与教学特色体现为"3+1"工程教育模式和"六结合"教学策略。前者通过三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实践的体系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后者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证书考核、企业生产需求融入教学过程。例如,学生需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并考取NX CAD工程师、3D打印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机电系统集成技术的实践训练,依托校内6000平方米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深度结合。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方面,该专业拥有70%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16.7%。学科带头人母德强教授作为系主任,具有吉林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及海外研究经历,带领团队开展智能制造、机电控制等方向研究。校企合作方面,与一汽集团、长春轨道客车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毕业设计环节,近三年学生参与完成数控加工工艺优化等横向课题20余项,有效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就业竞争力与社会认可度上,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研发、机电设备运维、自动化系统集成等工作,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根据2025年招生数据显示,该专业在吉林省内本科二批录取分数线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生可通过专升本通道继续攻读本校硕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入选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其机械工程专业集群更成为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这些认证充分体现该专业在区域产业升级中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