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会计学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学校纺织服装特色学科优势,构建了制造业导向与数智化融合的独特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87年开设以来,已发展为陕西省一流专业,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搭建和产教融合机制,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会计素养"为核心的育人模式,为西北地区输送了大量既懂制造业流程又具备现代财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定位与特色方面,该专业以服务制造业产业链为核心目标,构建了"通识课+制造业专业课+大数据选修课"的三层课程体系。例如《纺织服装概论》等特色课程将纺织行业知识融入会计教学,配合10余个纺织制造企业实践基地的实训,使学生能直接接触生产流程中的成本核算、供应链管理等实务场景。同时,"三全育人导师团"整合教师、企业导师、校友和家长资源,通过"会计实务专家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强化职业素养培育。
师资团队建设凸显产教融合特征,现有专任教师17人中包含5位教授和4位副教授,其中8人具有国内外访学经历,形成了省级教学团队和五一巾帼标兵岗。团队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超100项,主编教材40余部,开发的《会计职业道德及案例分析》课程将纺织行业"梦桃精神"与会计职业伦理结合,创新性地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团队还深度参与企业横向课题,近三年科研到款年均超20万元,研究成果直接反哺教学案例库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数智化转型方向,核心课程包括:
- 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理论与实务
- 大数据与财务决策等前沿课程
- 覆盖初级到高级财务会计的完整知识链实践教学占比达30%,构建了"六维能力培养模型":
- 学科竞赛:组织参加全国财会技能挑战赛等权威赛事
- 仿真实验:会计模拟实验覆盖制造业全业务流程
- 企业实习:在纺织集团等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践
- 创业实训:引入企业沙盘对抗等创新训练
- 国际视野:ACCA项目与2+2双学位培养
- 科研反哺:将纵向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选题
国际化培养路径形成三大支撑:
- ACCA协同育人项目:与高顿教育共建课程体系
- 境外暑期研修:资助优秀生赴香港理工大学等交流
- 双学位计划:已有30余名学生获得国内外双学位这些举措使毕业生既能适应本土制造业需求,又具备参与国际财务管理的竞争力。近三年毕业生在国企和制造业企业就业比例达65%,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高于省内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发展态势,毕业生主要分布在:
- 大中型制造企业财务部门(如纺织、装备制造)
- 会计师事务所与税务师事务所
- 银行等金融机构风控岗位
- 政府审计机关及事业单位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务操作能力和行业知识储备的满意度达92%,部分优秀毕业生三年内晋升至财务主管岗位。随着智能财务发展,专业新增的大数据分析和财务机器人应用课程,正助力学生抢占行业转型先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