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自2018年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始终围绕老龄化社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掌握机构管理、健康照护、康复保健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涵盖养老机构、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领域。随着行业需求激增,该专业招生规模从最初的20余人扩展至2024年的140余人,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康养人才的迫切需求。
专业培养体系与核心课程
专业课程设计聚焦“医养结合”理念,构建了三大核心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老年健康评估、养老政策法规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老年生理心理特征及行业规范。
- 实操技能模块:通过老年生活照护实务、中医康复保健等课程,结合VR虚拟场景训练,强化翻身护理、急救处理等54项标准化操作。
- 智慧管理模块:引入智慧养老技术概论、社区居家智慧康养管理等前沿课程,教授物联网设备应用、大数据健康管理等数字化技能。
实训资源与校企合作
学院投入建设了智慧康养实训中心,模拟真实养老机构场景:
- 配备天轨移位系统、全自动助浴机等智能设备,覆盖自理/半失能/失能老人照护全场景。
- 与北京燕达金色年华、上海福寿康等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浸润式”实习,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创新采用“VR+实操”双轨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虚拟场景完成便秘护理、心理疏导等高风险操作训练,降低实训成本的同时提升安全性。
职业发展与行业认可
学生可考取养老护理员(中级)、1+X老年照护证书等6类职业资格,并可通过家政学、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实现学历提升。近年来,该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2024年承办高职组健康养老照护赛项师资培训,吸引了27个省份的178所院校参与,凸显了专业建设的示范性。
教学创新与社会价值
专业团队深度践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课堂延伸至社区与养老机构,通过老年活动策划竞赛、慢性病管理案例研讨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开设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专项训练,强化学生的共情能力与职业认同感。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响应了国家“银发经济”战略,更通过输出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破解养老行业人才短缺难题提供了职教方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