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经济学专业扎根于兵团农学院1960年创立的农业经济教研室,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形成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特色学科,该专业通过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路径,构建了涵盖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完整学科生态,其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点和产业经济学硕士点更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智库。这种学科积淀与兵团特殊区位优势的结合,使其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标杆。
在专业建设层面,经济学课程体系突出数理分析与实践应用的双轨并行。核心课程设置既包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模块,又设置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农业经济学》早在2006年即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形成以绿洲经济为特色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研讨+企业仿真决策的混合模式,例如通过兵团棉纺产业供应链模拟等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配置呈现高层次+跨领域特征。学院现有68名博士学历教师,其中杨兴全等教授在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引量居全国前列。教师团队深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壁垒研究等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同时推行双导师制,聘请中粮屯河等企业高管担任实践导师,确保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了学术型与专业型双通道。学术硕士聚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向,博士点重点开展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建模等特色研究。专业硕士如金融专硕(MF)采用“1+1”校企联合培养,课程设置涵盖金融衍生工具实务等模块,2025年招生数据显示其应用统计专硕报录比达5:1,凸显专业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431金融学综合等自命题科目侧重考察CAPM模型与期权定价理论的应用能力。
就业导向方面,毕业生呈现多元分布+区域服务特征。近三年数据显示,约35%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等金融机构,28%任职于特变电工等上市公司战略部门,另有17%考取国家发改委等机关单位。值得关注的是,依托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毕业生在中欧班列贸易结算等领域就业率提升显著。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基地输送实习生至广发证券新疆分公司等机构,有效提升职场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