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大学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凭借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和省级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多重资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不仅课程体系完善、实践资源丰富,更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培育复合型技术人才,近年来在技能竞赛、师资建设及就业质量等方面表现亮眼。以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框架。核心课程包含机械制图与CAD、数控加工与编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等基础技能模块,同时设置三维造型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课程。实践环节通过数控加工实训、PLC实训等强化动手能力,确保学生掌握从机械设计到自动化控制的完整技术链条。课程设计中特别注重“岗课赛证”融通,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产教融合是该专业突出优势,学院与杭州海康威视、TCL空调器、京东方科技集团等3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通过“海康威视星火班”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例如,学生在机器人及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完成真实生产环境模拟,参与企业技术项目开发,部分优秀毕业生直接进入合作企业担任技术骨干。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直接上岗能力,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教师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教授、副教授占比4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85%。团队主持完成省级教改课题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其中1项专利成功实现产业化转化。教师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例如将工业4.0赛项金牌项目经验融入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始终紧跟技术前沿。此外,学院建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活页式教材,推动教学资源动态更新。
在就业前景领域,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机电设备维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岗位,就业方向覆盖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数据显示,毕业生中涌现出现场技术主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等职业发展典型,部分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孵化科技公司。学院与宝马、奔驰4S店等企业合作设立的定向培养通道,进一步保障了就业质量,近年就业率稳定在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在技能竞赛中屡获突破,曾斩获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赛项金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这些成果得益于学院实施的“以赛促教”战略,通过竞赛选拔机制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同时,学院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构建了涵盖1+X证书试点、职业技能鉴定的多元评价体系,助力学生职业能力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