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依托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前身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控技术专业,2019年正式设立后,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优势专业,并在浙江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中保持领先地位。专业建设以机械设计、数控加工和自动化控制为核心,致力于培养适应先进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基础模块,同时设置CAD/CAM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前沿技术课程。实践环节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实现工学交替,校内实训基地配备机械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校外与瑞立集团、南洋汽摩配等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形成"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师资力量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教学团队由浙江省技术能手、温州市技能大师等组成,90%教师具有知名企业技术部门工作经历。教师团队曾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省微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并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师生团队合作研发的智能制造作品多次斩获国家级奖项,这种"以赛促教"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实训资源建设体现产教融合特色,校内建有液压与气动实训中心、测量技术实训中心等六大实训平台,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校外依托温州汽摩配机械、泵阀机械等产业集群,建立"厂中校"实践基地,实施"生产性实训+岗位轮训"培养路径。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可直接参与自动化生产线调试、智能设备维护等真实工作场景,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8%。
面对就业市场,该专业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企业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就业方向涵盖产品设计(25%)、数控加工(35%)、设备运维(30%)三大领域,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国中车、一汽大众等龙头企业。数据显示,毕业生首年年薪普遍达到8-12万元,职业晋升路径清晰,60%以上毕业生在3年内可晋升为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