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是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服务外包类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与中兴软件技术(济南)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将产业需求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该专业以培养移动互联网技术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嵌入企业真实案例和项目,形成了“理论+实践”的双轨培养模式。其核心特色在于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适应IT行业的快速技术迭代。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
该专业采用嵌入式培养模式,将企业课程、项目实训与高校教学体系有机融合。通过中兴集团等企业的参与,教学内容直接对接J2EE企业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等产业需求,形成“市场需求驱动”的教学闭环。学生在四年学制中需完成企业级项目开发,例如移动电商平台搭建或手机游戏移植,确保工程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步提升。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夯实计算机科学基础;
- 开发技术课程:涵盖JAVA程序设计、HTML5+CSS3前端开发、Android开发基础,聚焦移动互联网技术栈;
- 企业级应用课程:如J2EE框架高级应用、Oracle数据库开发,引入企业真实案例。
特别强调软件工程方法论,通过团队协作开发和敏捷开发流程训练,使学生掌握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全流程管理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资源保障
专业依托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优质资源,同时建设了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学生在大三阶段进入合作企业进行6-8个月的项目实训,接触手机游戏移植、移动电商系统开发等真实业务场景。此外,系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等赛事,近五年获奖率超过30%,有效提升创新竞争力。
四、就业方向与行业前景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软件开发、移动应用研发、系统测试三大领域,具体岗位包括:
- 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
- 手机游戏开发工程师
- 数据库管理与优化专员
- 移动电商平台架构师
合作企业中兴软件、昆山杰普等提供定向招聘通道,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随着5G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具备嵌入式开发能力的毕业生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五、对比传统计算机专业的差异化优势
相较于普通计算机专业,该方向更强调垂直领域的技术深耕:
- 课程嵌入性:30%的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授课,直接引入移动互联网最新技术标准;
- 项目驱动学习:大二至大四需完成至少3个企业级项目,累计代码量超过10万行;
- 双导师制:校内教授负责理论指导,企业导师提供工程实践支持。
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即可达到中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要求,缩短企业用人培养周期。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模块化课程设计以及实战化项目训练,该专业为长三角地区IT产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于希望在移动开发、企业级系统架构领域快速成长的学生,这一专业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根基与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