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在全国专业排名中表现亮眼,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5名,并获评中国四星级高水平专业。该专业依托师范教育传统与职业教育研究优势,构建了涵盖本硕教育、实践创新和科研支持的多维培养体系。其特色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上,更通过校企合作、教研融合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上,该专业以“基础扎实、方向宽阔”为原则,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的模块化结构。主干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设计等理论课程,同时强化音乐、舞蹈、美术、幼儿游戏开发等艺术与实操技能培养。教学中推行“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的创新模式,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提升学生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还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前沿方向,为研究生教育提供跨学科支撑。
实践培养环节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亮点,具体表现为:
- 阶梯式实践体系:从大一的幼儿园见习、大三的教育实习到毕业前的综合实训,贯穿全程;
- 校企深度合作:与红谷滩安丰幼儿园等机构建立示范性实践基地,2025年3月开展的研究生课例观摩与教研活动中,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领域课程设计与评价;
- 创新创业支持:通过课外科研创新实践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幼儿教具研发和教育课题研究,近五年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40余项。
师资团队汇聚了23名博士和多名省级教学名师,其中张莉琴教授主持的《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并带领团队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11项。学院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两大研究方向,2025年硕士招生中学前教育专硕计划录取全日制23人、非全日制16人,复试侧重幼儿园课程设计和游戏理论应用能力考核。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3.6分,主要流向幼儿园、早教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部分学生通过公费师范生项目扎根基层教育。
该专业在质量提升上持续发力,2025年启动的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被纳入江西省重点支持项目,通过“双导师制”(高校教师+幼儿园名师联合指导)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规划中将深化托幼一体化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领域研究,推动专业向中国区域一流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