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自2002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融合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的跨学科特色专业。该专业以模具设计及制造和先进焊接技术为两大核心方向,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通过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学生可接触前沿的成型工艺与装备开发技术。目前,专业累计培养16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成为山东半岛制造业领域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在专业定位与学科交叉方面,该专业以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双学科交叉为特色,形成覆盖铸造、锻压、焊接、模具设计等领域的知识体系。其培养方向紧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重点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专业设立的智能铸造和表面工程实验班方向,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满足高端零部件制造需求,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工作室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围绕热流体及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等核心课程展开,强化模具制造工艺学和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需掌握从材料性能分析到成型设备操作的全流程技能,并通过参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提升创新能力。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赛事中累计获奖80余项,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此外,专业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成11门省级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量达20余部。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有专任教师24-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92%。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课题30余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依托山东省激光绿色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学生可操作价值5000余万元的精密仪器设备,参与真实的企业合作项目开发。
升学就业与行业认可度方面,毕业生主要进入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就业单位包括海尔、中车集团、一汽大众等龙头企业。专业考研率约25%-30%,优秀学生可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深造。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无缝衔接,例如与佛吉亚集团、天汽模等企业合作开发的定向培养项目,使毕业生在模具设计与智能制造领域具备显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