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依托产教融合优势,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为核心,通过"三段递进、校企共育"模式,培养兼具设计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2025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在校生规模达278人,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与普邦园林、万科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从理论学习到岗位实践的完整培养链条。
培养目标:德技并重的行业骨干
本专业以"匠心造景、建精品园林"为宗旨,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技术能力双重塑造。培养方向聚焦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管理及生态修复等核心领域,要求学生掌握园林工程计量计价、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关键技术。毕业生需具备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工程预决算等七大核心能力,面向园林工程公司、市政部门及新兴的生态环保工程领域输送技术骨干与管理干部。
课程体系:理实一体的模块化设计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专项+实践"三级架构:
- 基础模块:包括园林制图、植物识别、工程测量等,夯实专业基础
- 专项模块:
- 设计类:园林施工图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 工程类: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绿化施工技术
- 管理类: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预决算
- 实践模块:通过园林智慧工坊、企业订单班等形式,开展施工综合实训
特别设置生态修复技术、海绵城市设计等新兴课程,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实习实训占比超过总课时40%,依托千灯湖公园等校外基地强化实战能力。
培养特色: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专业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工坊"双平台:
- 校企协同:与东莞市建科院、万科物业等共建订单班,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
- 项目驱动: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口袋公园设计等真实项目融入教学
- 证书衔接:推行1+X证书制度,将BIM建模员、施工员等岗位标准融入考核
- 创新孵化:设立园林智慧工坊,支持学生参与攀登计划等科技创新项目,近三年获省级竞赛奖项50余项。
就业发展:多元化的职业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传统领域:园林工程施工(占比65%)、景观设计(20%)
- 新兴领域:生态修复工程(10%)、智慧园林运维(5%)典型岗位包括园林施工员(起薪5500-8000元)、绿化主管、生态修复工程师等。部分毕业生通过专插本进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深造,更有优秀者如李小玉考取福建农业大学研究生。校企合作单位提供优先录用通道,万科星辰花园等项目已吸纳多批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
师资与成果: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专业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7名专任教师中包括:
- 博士1人,硕士5人
- 高级职称1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2人团队主持省级课题14项,获专利20余项,开发《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校本教材。校外聘请12名企业导师,来自岭南园林等知名企业,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引入课堂。教学成果体现于学生作品,如组合盆栽赛项金奖、省级花艺竞赛二等奖等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