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制造业基地的江阴市,其公办高职院校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开设的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呈现出鲜明的产教融合特征。该专业立足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橡塑制品产业集群,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材料科学与智能制造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输送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生产管理者。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采用"二维互动、双轨并行"培养架构。基础理论部分设置工程制图与高分子物理等支撑性课程,核心技能模块则聚焦高分子材料智造技术与化工HSE与生产管理等实战型课程。特别引入的智能制造基础课程,通过虚拟仿真与智能产线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在线测厚仪应用等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实训通过"三阶递进"模式展开:
- 基础技能层:在校内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完成材料鉴别与配方优化
- 综合应用层:依托高分子配合配制实训室开展智能配料系统操作
- 岗位实战层:在扬子江新材料产业园等企业参与高分子改性材料生产项目
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双证书"导向,除学历证书外,要求学生考取化工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认证体系涵盖工艺风险评估、安全生产规范制定等核心能力,使毕业生具备直接参与ISO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专业资质。就业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现场管理岗位就业占比达20.7%,其岗位迁移能力体现在工艺优化(占比11.6%)与品质管控(7.2%)等专业技术领域。
专业发展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与海达橡塑、双良集团等上市公司共建"校中厂"实践基地,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这种"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创新,使学生在掌握挤出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的同时,同步提升成本核算与生产排程管理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专业群建设联动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高职本科专业,为学生构建了专科-本科-工程师的贯通培养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