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的本科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焊接和塑性成形两大方向的分流培养,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工艺设计、设备研发的课程框架,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7%,深造率达30%,展现出强劲的学科竞争力与行业认可度。
专业培养与课程体系
专业以“厚基础+个性化”为培养理念,课程分为基础大类与方向模块。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力学性能等通识课程,方向课程则细化为焊接方向的熔焊方法及设备、焊接冶金学,以及塑性成形方向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中融入计算机模拟和自动控制技术,例如材料成形过程中的测量与控制课程,强化数字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
实践体系采用“阶梯式”训练模式:
- 基础技能层:通过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掌握基础操作;
- 专业应用层:在生产实习中完成焊接工艺评定或模具设计;
- 创新拓展层:依托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科研攻关,部分学生获得“见习工程师”认证。实验室配备三维建模与数值模拟平台,支持增材制造、智能生产线控制等前沿技术实践。
就业与深造路径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汽车、轨道交通领域,从事工艺设计、设备研发、质量控制等工作。典型雇主包括铁路局、车辆厂及科研院所,职业发展路径覆盖技术研发与管理岗位。深造方面,30%毕业生进入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保研院校涵盖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部分学生因科研能力突出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优先录取。
师资与学科优势
专业拥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其中53%具有高级职称,95%拥有硕博学位。科研方向聚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近五年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3项,在焊接结构优化、塑性成形模拟领域形成特色成果。学科交叉优势显著,融合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助力学生在智能制造与新材料开发领域形成复合竞争力。
该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保障培养质量,以行业需求导向的课程设计、多层次实践体系和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为制造业输送具备技术创新力与工程实践力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