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云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04年本科招生以来,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国家级专业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构建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以培养兼具政治素养与艺术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在科研创作、师资建设、学生竞赛等方面成果显著,尤其通过《听云南》《声入民心》等特色项目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成为西南地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创新模式
该专业课程设置围绕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展开,核心课程包括:
- 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通过科学发声训练提升语言表现力
- 思维与口语表达:培养即兴口语传播与逻辑思维能力
- 演播技巧训练:结合虚拟演播室等现代技术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特别强调"三位一体"培养路径:将发声艺术、创作艺术、口语传播艺术有机融合,形成从基础训练到综合创作的能力进阶链条。同时引入多专业联合创作机制,如广播剧《我的老师张桂梅》的跨专业制作,使学生掌握全媒体环境下的复合技能。
师资力量:学界与业界的双重支撑
专业师资由全国知名院校博士团队与广电行业专家共同构成,形成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的教学结构:
- 学术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子课题,近五年获省哲社科普规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立项
- 行业实践:教师团队包含省级广电媒体资深播音员,将新闻现场播报技巧、节目制作流程等实战经验融入课堂
- 教学创新:课程团队获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开发2门院级线上精品课程,实现OMO(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培养成果:以赛促学的育人机制
通过"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的培养策略,学生在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
- 科研创作:师生联合制作的音频项目连续获得2021、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立项,原创广播剧获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家级奖项
- 竞赛成绩:在齐越朗诵节、夏青杯等赛事中斩获佳绩,近三年省级以上获奖率达62%
- 就业方向:毕业生遍布省级广电媒体、网络视听平台及党政机关宣传部门,部分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者和传统文化传播使者
专业定位:服务边疆的传媒人才培养
作为西南地区特色鲜明的传媒教育基地,该专业立足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
- 地域文化挖掘:通过《声入民心》等项目传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 国际视野拓展:与莫斯科国立艺术大学等院校开展学术交流,引入应用戏剧工作坊等国际化教学方式
- 社会服务功能: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培养能胜任边疆地区传媒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培养模式,使其在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6位,稳居区域一流专业行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