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工学院重点建设的应用型学科,依托东北亚地域资源特色与产业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8年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转型设立后,通过整合长白山天然资源研究与能源材料开发的双重优势,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下文将从课程体系、科研平台、实践创新及发展前景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以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为核心理论支撑,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开设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共混改性等特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涵盖高分子合成工艺、材料性能测试等关键环节,例如通过无溶剂法分子筛合成等前沿实验项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中特别融入绿色化学与化工理念,培养学生对碳中和背景下材料开发的战略意识。
专业在科研创新领域表现突出,依托延边大学伊利石催化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两大平台,聚焦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与电化学储能材料两大方向。师生团队近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ZSM-5沸石分子筛纳米晶体合成等课题中取得突破性成果,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流程优化。实验室配备聚合物加工工程全流程设备,支持学生从材料设计到成型加工的一体化研究。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校内仿真+企业实训”双轨模式。校内建有化工原理实验室与高分子材料创新实验室,通过材料拉伸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等标准化操作训练夯实基础技能。校外与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功能性材料开发等生产项目中完成毕业设计,实现产学研深度衔接。
从发展前景看,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复合材料加工、新能源材料研发等领域从事技术管理,近年保研至南开大学化学系等顶尖院校的比例显著提升。软科专业排名显示其位列全国第95名,在B等级专业中展现出区域竞争力。硕士阶段设置的资源化工与能源材料方向,进一步强化了在长白山粘土矿物高值化利用、高寒地区储能材料开发等特色领域的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