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自1984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其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和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具有显著优势。该专业面向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领域,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体系,为建筑电气行业输送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以下从课程设置、培养特色、就业前景等角度展开分析。
课程体系以模块化设计为核心,分为专业基本技术课、专业核心技术课和专业拓展技术课三大板块。其中:
- 基本技术课涵盖《电路分析》《电子技术》《C语言》等基础理论,为后续技术应用奠定扎实根基;
- 核心技术课聚焦行业需求,设置《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楼宇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施工与预算》等实用性课程;
- 拓展技术课如《建筑电气监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则延伸学生职业发展边界。此外,综合实训环节通过《建筑CAD实训》《毕业设计与实习》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特色体现为“校企共育”与“订单化教学”。该专业与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求实集团等企业合作开设现代学徒制班和订单班,采用“工学交替”模式:
- 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协议,部分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授课;
- 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企业轮换学习,例如在智能化技术中心完成虚拟仿真项目,在合作企业参与智能消防报警系统调试;
- 学生可考取高级维修电工、PLC程序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提升竞争力。
就业前景呈现“高就业率+多路径发展”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京津冀、雄安新区及长三角地区,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典型岗位包括:
- 设计类:建筑电气工程师、安防系统设计师;
- 施工管理类:电气施工员、项目经理;
- 运维类:智能楼宇管理师、电气设备维护员。合作单位涵盖河北建工集团、中铁电气化局等行业龙头企业,部分订单班学生实现“毕业即上岗”。
教学资源方面,该专业拥有17个校内实训室和14家深度合作企业。校内基地如PLC控制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配备智能化虚拟仿真平台,可模拟楼宇自控系统调试场景;校外基地如河北天业电气有限公司提供真实项目参与机会。师资团队由3名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及企业导师组成,80%教师具备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智能建筑管理师等“双师”资质。
升学与职业发展方面,学生可通过专接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机电工程系近年专接本升学率稳定在50%以上。同时,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建筑电气施工员、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等8类资格证书,显著提升职场竞争力。数据显示,从事技术岗位的毕业生工作3年后平均月薪可达8000-12000元。
综合来看,该专业凭借产教融合深度、实训资源丰富度和就业质量优势,成为建筑电气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标杆。对于渴望在智能化建筑行业扎根发展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兼具前景与保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