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深耕职业教育领域的高校,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在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建设中展现出鲜明的实践导向。该专业隶属于交通运输大类下的铁道运输类,以三年制专科教育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课程设置到实训体系,从职业能力塑造到就业渠道开拓,该专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育人链条,紧密贴合铁路行业对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于服务、管理与协调应变能力的塑造。学生需掌握高铁乘务理论和车站客运服务规范,同时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重点旅客服务等专项技能。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大模块:前者包含铁路旅客运输组织、高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等核心课程,后者则通过形体训练、卫生与急救等实训强化岗位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计中融入了智能高速铁路服务技术和铁路卫生防疫与急救等前沿内容,体现了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卫生需求的响应。
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亮点之一。校内建有高速铁路模拟车厢、空乘模拟舱等仿真场景,可开展乘务综合实训和车站运营演练;校外则与铁路局客运段、高铁车站建立实习基地,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学生需完成以下关键实训环节:
- 高铁动车乘务综合实训:模拟列车服务全流程
-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涵盖火灾、设备故障等场景
- 智能客服系统操作:掌握电子客票、智能引导等技术应用
- 职业形象塑造:通过礼仪训练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重点锻造八大核心能力。除了基础的客户服务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还需掌握日班客运计划编制、票务收入管理等运营技能,以及绿色生产规范和安全防护法规的应用能力。这种能力矩阵设计使毕业生既能胜任高铁乘务员、客运值班员等一线岗位,也具备向列车长、综控员等管理岗位发展的潜力。学院还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急救员、铁路客运员等职业资格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面向国家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以及大型运输集团,覆盖乘务服务、站务管理、安全检查等岗位群。近年毕业生多就职于京津冀地区的高铁枢纽站点,部分通过校企合作进入中航铁服等知名企业。学院通过订单培养和工学交替模式,与长城汽车、北京铁路局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动态匹配。
从教学资源看,该专业依托机电工程与交通运输学院的优质平台,共享智能机器人实训室、3D打印平台等跨学科设施,强化学生的技术融合能力。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0%,兼具行业经验与教学能力,其中国家级考评员3人,覆盖机械、电子、运输等多个领域。这种资源整合优势使专业建设始终保持在产教融合的前沿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