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依托学校外语学科优势,构建了融合艺术创作、新闻传播与国际视野的独特培养体系。该专业分属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前者侧重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后者聚焦影视创作与导演实践,形成差异化培养路径。学生通过系统性课程与实践平台,既能掌握影视制作技术,又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成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从培养方向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课程设置突出新闻采编与国际传播特色,核心课程包括电视新闻采访、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等,强调对广播电视行业全流程的掌握。而艺术学院的培养更注重影视导演艺术与剧本创作,涉及视听语言、影视剪辑艺术等专业课程。两者均要求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度训练,例如通过非线编技术、导播系统等实验室操作强化技能。
教学资源方面,学院投入超千万元建成媒体融合实验室、演播室和大数据分析中心,并与人民日报国际部、凤凰卫视美洲台等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中,学生可参与以下环节:
- 在区域形象对外传播实训中心完成全媒体新闻生产
- 通过国际舆情研究院参与跨文化传播课题研究
- 加入专业社团如新传影像工作室进行短片创作
- 赴美国、英国合作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媒体实习
国际化培养是该专业的显著优势。学校与海外284所高校建立合作,开设国际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定期举办跨文化传播工作坊。学生既能在课程中学习英语专业化知识,又能通过双校园培养项目接触国际影视制作规范。例如,部分学生赴BBC实习或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传播项目,将外语能力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进入三大领域:
- 主流媒体机构:如央视、陕西广播电视台从事节目编导
- 新媒体平台:在网易、梨视频负责内容策划与制作
- 国际传播领域:参与跨国影视项目或担任外宣采编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90%,约20%毕业生进入纽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与传播硕士。
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2023年在全国戏剧与影视学类排名第42位,属于中国区域一流专业,招生层次为艺术类本科,需参加省级统考。对于文化课成绩优异且具备艺术特长的考生,可通过“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计划”获得更多实践资源与学术支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