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实务中,库存现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核算贯穿企业日常经营全过程。无论是小额零星采购、员工差旅预支,还是现金与银行账户的互动,都需要通过借贷记账法精准记录资金流动轨迹。根据业务场景的不同,现金核算既涉及基础收支处理,也包含备用金管理、财产清查等特殊流程,更需注意外币现金的汇率折算要求。下文将从五大核心场景解析现金的会计处理逻辑。
日常现金收支遵循"收支对应"原则。当企业收到现金时,库存现金科目必须记入借方,对应贷记收入或往来科目。例如文具店销售含税商品200元时:借:库存现金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7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
而支出现金时则反向操作,如支付500元办公费: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这类基础分录需特别注意原始凭证审核,出纳需在凭证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印章。
现金与银行账户的互动需通过双向记账完成。提取备用金1万元时:借:库存现金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存入营业款5,000元则反向操作: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库存现金 5,000
该流程需同步完成现金支票或银行进账单的填制,并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实现账实核对。
特殊场景的现金核算包含三个关键环节:
- 备用金管理:行政部门申请3,000元备用金时:借:备用金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报销时直接冲减备用金无需重复记账 - 差旅预支:员工预支2,000元时: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2,000
贷:库存现金 2,000
实际报销1,800元并退还余款: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800
借: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张三 2,000 - 外币现金:收到美元1,000元(汇率7.0)时:借:库存现金——美元 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
现金清查需分阶段处理异常情况。发现短缺300元时:审批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查明属出纳失误后:借:其他应收款——出纳 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若无法查明原因则转入管理费用。现金溢余500元时:审批前:借:库存现金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最终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此类操作需严格排查是否属于收入漏记,确保账实相符原则。
掌握现金核算的关键在于理解资金流动本质与科目对应关系。会计人员需特别注意:备用金应单独设科目管理、差旅费报销需同步处理费用与余款、外币现金必须按交易日汇率折算。日常操作中严格遵守原始凭证审核制度和日清月结原则,才能确保现金核算的准确性与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