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的风景园林专业立足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注重生态学基础与现代设计技术的融合。该专业以四年制本科教育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规划设计、工程技术、植物应用三大方向,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该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表现突出,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中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3★),展现出扎实的学科基础与社会认可度。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知识架构
该专业课程设置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为核心,构建了包含中外园林史、生态修复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理论课程的知识框架。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工程预决算等技能类课程,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特色课程如花艺与盆景、景观小品设计等,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助力学生形成创新设计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体系特别强调生态学理论的贯穿性,例如土壤肥料学和风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体现了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实践教学:校企协同与实地考察双轨并行
专业实践体系包含以下关键环节:
- 校内课程实践:通过景观设计与园林工程课程作品展,学生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体模型,接受校内外专家点评;
- 跨区域教学实习:例如赴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等经典园林开展测绘与写生,学习传统造园技艺;
- 工程现场教学: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修复等项目实地考察中,掌握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要点。这种“课堂+工地+景区”的三维实践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行业需求。
就业方向:覆盖全产业链的多元选择
根据培养方案,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岗位,具体包括:
- 规划设计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
- 工程技术类: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预决算
- 科研教育类: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参与教学与生态研究
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该专业在江苏省投放历史类3人、物理类38人的招生计划,选科要求为“物理/历史+不限”,反映出其文理兼容的培养特点。
专业优势:应用型定位与地域特色结合
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试点高校的组成部分,该专业构建了“校企双导师制”,与地方企业合作开设工程实践工作坊。在专业特色上,注重小城镇景观规划与徐淮地区生态修复等区域性课题研究,例如课程中专门设置庭院景观规划设计模块,培养学生对苏北民居景观的改造能力。这种“立足地方、服务行业”的定位,使其在2025年应用型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前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