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0名,获评4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形成了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为核心、涵盖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双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能源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从专业方向来看,该专业设置了两个特色鲜明的培养路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聚焦水电站动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开发,课程体系包含水轮机原理、水力机组辅助设备等核心课程,毕业生可进入水电厂、设计院或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与设备管理。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方向则侧重火力发电与热能转换技术,通过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等课程培养学生在火电厂运行、热力系统设计等领域的能力。两个方向均强调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学科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融合。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主干课程包含三大模块:
- 学科基础课程如工程力学、传热学,夯实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汽轮机原理、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强化技术应用能力;
- 智能技术模块新增智慧能源系统、储能技术等前沿课程,响应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实践教学占比高达23%,通过仿真实训、生产实习等环节实现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转化。
在招生培养方面,该专业对选考科目提出明确要求,2025年新高考省份考生需同时选考物理与化学科目。数据显示,其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主要流向包括:
- 电力系统(火电厂、水电厂运维岗位)
- 新能源企业(光伏、储能技术研发)
- 装备制造(锅炉、汽轮机设备设计)
- 工程管理(热力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覆盖全周期的能力培养链条。金工实习与认识实习贯穿低年级阶段,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认知;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聚焦真实项目,例如参与火电厂DCS控制系统调试或水电站机组改造方案设计。特别设置的流化床技术、洁净燃烧与污染控制等特色课程,将碳中和目标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该专业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行业资源整合方面。作为河北省唯一开设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的独立学院,其与河北工程大学共享实验室资源,并与邯郸热电厂、河北建投新能源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合作。数据显示,近三年专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稳定在1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