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支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涉及多个环节的账务处理,需要根据薪酬性质、支付阶段和资金流向进行系统记录。根据最新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包含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福利费等八大类支出,其核算需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计提、代扣、发放和缴纳等环节完成资金流转。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要求,分阶段解析典型业务的记账规则。
在工资计提阶段,企业需按职工服务部门归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生产人员工资则通过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核算。例如某企业当月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生产工人5万元时:借:管理费用——工资 30,000
生产成本——工资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0
工资发放环节需同步处理代扣款项。企业应代扣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实发金额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假设某企业代扣个人社保公积金合计1.2万元,个税3,000元: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000
银行存款 65,000
社会保险费的完整处理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按单位承担部分计提,随后合并代扣款项统一缴纳。假设某企业单位应缴社保公积金1.6万元,代扣个人部分1.2万元: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保公积金 1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单位) 16,000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 16,000
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000
贷:银行存款 31,000
对于职工福利费的核算,需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福利。向职工食堂支付补贴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若为职工租赁住房,则需先按受益对象计提: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8,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8,000
职工教育经费的处理存在两种模式:先计提后支出或直接按实列支。按工资总额8%计提时: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4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40,000
实际支付培训费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需特别注意2025年新政要求:原"应付福利费"等科目已整合至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体系,所有薪酬支出必须按受益对象准确分摊。例如研发人员工资应计入研发支出,工程建设人员薪酬归入在建工程。同时,福利费支出虽不纳入工资总额,但超过工资总额14%部分不得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