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是适应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重点学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以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技术和智能设备集成为核心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其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电路到工业机器人编程的全链条知识,并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工业数据采集两大核心能力,培养能胜任智能制造设备运维、网络搭建、产品质量控制等岗位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原理、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虚拟调试、机器视觉系统等前沿技术训练,形成解决智能制造场景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确保毕业生既能操作智能产线,又能参与系统集成与技术改造。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两大模块:
- 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工程制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夯实电子电气原理识读与设备分析能力;
- 核心课程聚焦智能控制领域,涵盖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工控组态及现场总线技术,并引入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等创新内容。校内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和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室,配备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智能3D视觉应用平台等先进设备,实现从电路设计到智能产线调试的全流程实训。
实践教学与职业发展
实践环节采用“校内模拟+企业实战”双轨模式:
- 校内实训:开展电子智能产品制作、组态软件编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专项训练;
- 企业实习:与京东方、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合作,参与智能设备安装、工业数据平台运维等真实项目。毕业生主要面向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师等职业,初期可从事设备调试、维护岗位,后期可向系统集成工程师、技术管理岗位发展。据专业介绍,该领域人才紧缺,薪资水平高于传统制造业平均水平。
专业优势与校企合作
该专业依托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共享国家级工业机器人生产性实训基地资源,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衔的师资团队。与富智康、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订单班培养和顶岗实习实现就业对接。学生可考取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等职业技能证书,并可通过专升本衔接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