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社会需求,构建了以中国设计文化特色为根基、传统与数字媒体融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匠”与“师”对比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中融入消费心理学、汉字形态与设计等特色内容,并通过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途径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力。2022级学生参与的“包装设计与展示”技能大赛中,学生运用设计软件与创意构思完成作品,展现了学院对实践性与创新性的重视。
在核心课程体系上,专业以三大构成(平面、立体、色彩)为基础框架,延伸至标志与VI设计、包装设计等应用型课程。例如《设计色彩》课程通过命题创作《我的家乡》,要求学生挖掘地域文化符号并转化为视觉语言,既训练了色彩协调搭配能力,又培养了文化认同感。结课作业中,学生作品如《成都盛产》《彩云之南》等,均体现出对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运用。这种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设计心理学、消费行为分析等理论工具的同时,能灵活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完成创意输出。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以赛促学、校企共育”的双轨机制。学院每年举办专业技能大赛,如2024年的包装设计赛事,由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联合评审,重点考察作品的市场适配度与技术完成度。同时,学院与天津阳光力天、吉林省行人教育集团等20余家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推行顶岗实习制度,使学生在广告公司、传媒机构等真实场景中完成VI系统设计、品牌策划等项目,实现教学思维与职业技能的无缝衔接。
就业导向方面,专业通过“三层对接”策略打通职业通道。其一,课程内容与装饰公司、广告设计公司等岗位需求对接,例如传统纹样临摹与设计课程直接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其二,职业技能证书与美术统考合格证双重要求,保障学生符合行业准入门槛;其三,依托四平市地域优势,与本地中小学校、企业市场部门合作,为毕业生提供美术教学、视觉传播管理等多元化就业选择。近三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在东北地区设计类岗位就业率达82%。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学费为26000元/学年,虽高于公办院校,但投入产出比显著。学生可享受独立工作室、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硬件资源,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最高可获得省级一等奖荣誉。对于具备美术统考资格、追求复合型设计能力提升的考生而言,其“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数字媒体设计与传统文化创新领域的交叉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