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是该校无人装备应用学院2025年拟招生的三大核心专业之一。作为江西省唯一开设该专业的专科院校,其定位紧跟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技术发展趋势,聚焦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智能处理领域,形成了“军民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该专业依托学校70年航空军工办学积淀,构建了涵盖导航定位、遥感测绘、电子通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基础课程采用“7+5+5”模块化架构:
- 7门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路基础》《测绘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等,夯实学生的数理建模与空间分析能力
- 5门核心技能课:重点设置《导航电子地图制作》《遥感数据采集》《现代控制测量》等课程,覆盖从数据获取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
- 5门拓展选修课:融入《无人机航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前沿方向,响应智慧城市与低空经济发展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三大特色:
- 构建“双场域”实训平台,校内拥有价值200万元的无人机仿真实训中心和测绘机器人实验室,校外与航空工业洪都集团共建飞行控制基地
- 推行“双导师”培养机制,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54%,包含特级试飞员与航空行指委专家,实现教学过程与军工标准对接
- 实施“三阶段”技能进阶,通过基础测绘仪器操作(全站仪、GNSS-RTK)→无人机航测编辑→倾斜摄影建模的梯度训练,形成从传统测绘到智能导航的能力跃迁
在就业通道布局方面,该专业形成“军地双向、多域覆盖”的发展格局:
- 军工领域:可进入火箭军定向军士序列或国防科研院所,从事战场环境建模、军用导航系统维护等工作
- 民用领域:涵盖自然资源调查、智慧交通调度、应急救灾指挥等方向,典型岗位包括导航数据工程师(平均起薪5500元/月)和位置服务产品经理
- 升学路径:通过“专升本”衔接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升学率达32%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重点服务电子信息、地理信息等产业链。校企合作方面,与浙大无人机研究所联合开发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系统,参与南城通用机场的导航台站建设项目。学生可考取无人机测绘操控员(四级)和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师等证书,实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融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