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语言能力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该专业依托教育学院资源,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翻译实务、跨文化传播等多领域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国际认证等方式强化学生职业竞争力。下文将从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师资力量及学生发展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培养目标:立足教育根本,服务多元需求
英语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方向。师范方向强调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教学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通过微格教学实训室等设施提升教学技能。非师范方向则侧重培养在商务、外事、翻译等领域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融入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写作等内容。两类方向均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平衡。
二、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块化设计
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和教育实践三大模块:
- 核心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汉/汉英笔译、英语语言学导论等,强化语言基本功;
- 教育类课程:设置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配合智慧语音室、粉笔实训室等设施开展模拟教学;
- 拓展课程:如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外贸单证实务,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实现理实一体化培养。
三、就业前景:覆盖教育、行政与商务三大领域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以下方向:
- 基础教育领域: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班主任及教育管理工作,部分通过专升本进入小学教育等师范类专业深造;
- 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在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担任翻译或行政管理人员,2024届数据显示该方向就业率达85%;
- 升学与科研:依托英语语言学和文学研究课程基础,部分学生考入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
四、师资力量:双师型团队支撑复合能力培养
专业现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47.8%,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1人、省级科技专家库成员1人。教师团队特点包括:
- 教学经验丰富:如袁英老师拥有近二十年英语教学经历,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 科研能力突出:近三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0余项,其中《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文化负载词翻译》等课题聚焦语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 行业资质完备:教师持有BEC商务英语高级、CATTI口译二级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堂与职场需求对接。
五、学生发展:竞赛与实训驱动能力提升
学院通过“理论+能力+实践”培养模式,构建多维成长路径:
-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国才杯”演讲比赛,2023年获奖率达32%;
- 实训平台:与南昌第八中学、莲塘一中等40余所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不间断见习-实习-研习链条;
- 国际认证:鼓励学生考取TESOL、TKT等教师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综合来看,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英语专业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双师型师资配置和产教融合实践,形成了“语言基础扎实、教育特色鲜明、应用能力突出”的培养优势。对于意向报考的学生,建议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选择师范或非师范方向,并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与实习项目以强化核心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