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省级品牌专业和省一流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优势,形成了"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的特色培养模式。该专业面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聚焦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智能电网运维等前沿领域,通过"理论+实践+认证"的三维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和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教学成果在2024年"金平果"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助力学校跻身全国民办高职前35强。
在专业核心能力构建方面,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结构。专业基础课涵盖电工基础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根基;核心课程聚焦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和自动控制系统,强化工业现场设备编程与调试能力;拓展模块引入人工智能导论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对接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将电工作业操作培训和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认证融入课程体系,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层递进"特征。第一层通过校内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室,掌握基础设备操作技能;第二层依托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展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调试和供配电技术模拟训练;第三层进入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参与真实项目的技术改造。这种"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使学生在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场景中提升系统集成与改造能力,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辐射态势。毕业生主要在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从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在轨道交通企业负责设备运维,或在电力工程公司参与智能电网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约15%的毕业生进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从事编程调试与技术服务。专业还与华为技术、东莞三星等165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形成定向培养通道,部分优秀学生实习期间即可获得岗位预录用资格。
在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上,构建了"专本衔接+技能提升"的双轨路径。学历提升方面,可通过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对接广东科技学院相关本科专业;技能进阶方面,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和变配电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为晋升电气工程师或自动化系统设计师奠定基础。这种"双线并行"的培养策略,使毕业生在入职3-5年后普遍能担任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