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海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构建了具有鲜明航海特色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广东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强特色"学科和"海洋大数据与自主学习机器人"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并重的培养模式。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高水平师资团队和多元化实践平台,培养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与网络系统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方面,专业以软件工程、大数据开发和物联网/嵌入式应用开发为核心方向。课程设置涵盖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基础理论,同时强化网络系统管理、WEB应用程序开发等实践技能。核心课程模块包括: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奠定硬件开发基础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培养数据管理能力
- 操作系统原理:强化系统底层认知
- 软件工程:构建项目管理思维通过分层递进的课程结构,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工程实践的能力转化。
国际化办学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已建立中澳"3+2"本硕连读项目和中芬"3+1"双学位项目。学生前三年在校内完成本科课程,第四年可选择赴芬兰中央应用科技大学深造,获双方学位认证。合作院校的Proacademy企业家学园教学模式,将真实企业案例融入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智能设备开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获得国际化视野。此外,专业还引入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与百度阿波罗、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了"基础实验-项目实训-学科竞赛"三级体系:
- 电子工艺实习与计算机软件实践夯实操作技能
-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强化工程思维
- 蓝桥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赛事平台检验创新能力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斩获100余项奖项,依托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基地实训平台,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专业实验室配备省级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大数据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等先进设施。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大中型软件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库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等岗位。特色培养方向使学生在智能交通、航海通信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部分毕业生进入船舶电子导航和海洋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近年就业率保持100%,约20%毕业生选择攻读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师资团队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广州市杰出专家,教授占比达16.7%,博士学历教师占35%,为教学质量提供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