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特殊群体康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在2024年正式开设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这一新兴专业立足医药卫生大类的康复治疗领域,通过"医教康养"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言语功能评估和听力康复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康复治疗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采用"专业基础+核心技能"双轨并进的架构。基础课程涵盖人体结构与功能、听力学基础等医学理论,奠定学生对人体的系统性认知。核心课程聚焦六大康复技术模块,包括听力检测与诊断技术、助听器验配技术以及针对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康复技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强化实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体系中特别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等创新性内容,拓展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阶递进"特征:
- 校内实训依托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备价值200万元的先进设备,如言语测量仪和听觉康复训练系统
- 直属附属医院与校外合作机构形成"双主体"培养平台,学生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等16家单位完成岗位轮训
- 中国特色学徒制通过与北京自然之声听力产业学院的深度合作,实现技术研发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
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四维融合"特色:
- 技术维度:掌握从嗓音障碍评估到人工耳蜗调试的全流程技术
- 管理维度:涵盖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 人文维度:强化医学伦理和特殊教育理念的渗透
- 发展维度: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机制,支持学生考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和助听器验配师证等六类职业证书
就业市场呈现"三位一体"需求格局。主就业方向包括:
- 医疗机构:医院康复科、耳鼻喉科的言语治疗岗位
- 特教机构:针对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岗位
- 健康产业:助听器验配机构的技术服务岗位及康复器械企业的技术支持岗位。毕业生还可通过"3+2"专升本衔接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专业,或选择老年康体指导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该专业的建设凸显三大创新点:首先,数字化康复技术被纳入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智能康复设备的数据分析;其次,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整合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最后,产教融合深度推进,校企共建的听力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的良性互动。这些创新举措使该专业成为区域康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断增长的康复服务需求提供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