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开设的数字经济专业独具特色。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专业应运而生。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高校,中传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在人才培养布局上先行一步,为数字经济领域输送众多优秀人才。
专业建立与发展历程数字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技术融合与数字化转型为推动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早在2018年就设置经济学(数字经济方向)本科专业,2019年获批全国第二批该本科专业,2020年开始招生,是全国第二个开设此专业的院校。2021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 +。
人才培养目标数字经济专业的学生,要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具备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从事经济分析、金融分析等工作。可以将知识灵活应用于多领域,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并且有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培养出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
办学特色 - 学生培养特色
- 打造融合课程体系:该专业秉持“思政引领、内容创新”等理念,构建多维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在相关专业分模块打造文理交叉课程,涵盖数字经济概论等特色课程。理论教学中引入业界专家实践环节,利用平台建设泛在学习资源。教学成果显著,如《互联网经济学》等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还参与相关标准研讨。
-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数字经济专业打造多个实训课程强化课内实践,坚持课赛融合。与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实验室,还与20余家机构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构建全方位体系。
办学特色 - 教师学术活动数字经济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强劲。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且都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定期开展工作坊,邀请海外教授授课,开设多门英文及双语课程。积极开展教材建设,还与新疆财经大学建立跨校虚拟教研室共享资源。
主要课程内容本专业专业必修课分三部分。其一为经济学基础课,像经济学原理等;其二为数字经济课程,例如数字经济概论等;其三为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课程。在必修课基础上,提供四个模块的专业选修课,还有多类实践课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为学生提供在大型互联网企业实习机会。
数字经济专业基本信息
- 主干课程:涵盖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等众多课程。
- 修业年限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