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怎么样?

南宁师范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师范院校,2025年首次开设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计划面向全国招收150人(含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6人),标志着该校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全新布局。该专业依托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优质资源,聚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合区域特色与东盟交流优势,致力于打造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以下从招生计划、培养体系、报考要求、学院实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南宁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怎么样?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呈现多元化特点,涵盖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16个大项,其中部分项目设置特殊门槛。例如:

  • 篮球项目接受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区分男女计划(男15人/女12人)
  • 举重、体操等7个项目仅限一级运动员报考,且举重要求考生为省级及以上在役运动员
  • 保送录取覆盖自由式滑雪、手球、摔跤等冷门项目,为专项突出的运动员提供升学通道

培养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课程设置包含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选材学等核心课程,实践环节设置竞技体育教学训练、赛事执裁等模块。学院拥有国际级裁判13人世界冠军2人组成的教学团队,近五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34篇,构建起"专项技能+科研能力"双轨培养模式

报考流程需关注三大关键节点:

  1. 资格验证: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公示数据为准,证书审批日期需在201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之间
  2. 注册报名: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APP完成,分为冬季项目(2024年12月)和夏季项目(2025年3月)两个批次
  3. 录取规则:执行文化成绩180分、体育专项40分的最低控制线,综合分按文化成绩×30% + 专项成绩×70%计算,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体育与健康学院作为培养主体,具备显著区位优势与办学积淀。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57人,建有体育专业硕士点,近五年带队获自治区学生运动会奖牌21枚,与东盟国家建立体育文化交流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该校2024年刚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提供持续深造可能。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本和二本的实质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下一篇:江苏科技大学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南宁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怎么样?

南宁师范大学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师范院校,2025年首次开设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计划面向全国招收150人(含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6人),标志着该校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全新布局。该专业依托体育与健康学院的优质资源,聚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合区域特色与东盟交流优势,致力于打造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以下从招生计划、培养体系、报考要求、学院实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呈现多元化特点,涵盖篮球、足球
 南宁师范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怎么样?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立足广西、辐射全国,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教育学与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背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其办学特色体现在“教育型+应用型”双导向培养模式上,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夯实,又强调职业技能的锤炼。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育人

南宁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怎么样?

南宁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始于2003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本硕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多能一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依托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平台,构建了涵盖教育学、运动科学、专项技能的三维课程体系,毕业生连续21年获得自治区留桂就业突出单位称号。其特色在于将传统师范教育与现代体育科研深度融合,形成了"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突出实践导向,核心课程采用"
 南宁师范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的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怎么样?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的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体医结合与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具备运动科学素养与商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群为依托,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职业认证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形成"课程模块化、技能证书化、就业定向化"的特色路径。从运动解剖学基础到健身俱乐部运营实务,学生将在三年学制中完成从基础认知到行业实践的能力跃迁。 在核心课程体系中,专业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评论  3周前

南宁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怎么样?

南宁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广西地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依托法学与社会学院的学科资源,构建了本科-硕士多层次办学体系,并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整合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社会服务,形成了以实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模式,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注重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的双重提升。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
 南宁师范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