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立足职业教育特色,以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平台,聚焦数字内容产业需求,构建了涵盖二维动画、三维建模、影视特效等领域的完整课程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从创意设计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在培养体系上,该专业强调“德技并修”理念,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导向,设置了分阶段的技能进阶路径。根据搜索结果,核心能力培养包括:
- 动画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通过分镜头设计、剧本创作等课程提升创意策划水平;
- 数字造型与动态表现能力,依托二维动画创作、三维模型制作等实训强化技术操作;
- 跨领域协同开发能力,引入虚拟现实、互动媒体等拓展课程培养复合技能。同时,通过省级大师工作室和校内项目实训室,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开发,实现“做中学、学中创”。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核心、拓展三大模块,形成阶梯式学习框架。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美术基础、运动规律、数字绘画等,夯实艺术表现力与软件操作基础。核心课程聚焦行业主流技术,如:
- 二维动画创作中的关键帧设计与中间动画绘制
- 三维动画制作涉及的模型搭建、材质贴图与骨骼绑定
- 影视特效合成技术中的粒子系统与后期渲染此外,专业拓展课程融入虚拟现实应用设计、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拓宽职业发展边界。
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校内外联动”的实训体系。校内依托动画设计项目工作室和影视后期制作实训室,开展角色建模、灯光渲染等专项训练;校外与江苏原力动画、南京完美动力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提供动画短片制作、游戏美术设计等岗位实践。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就业方向覆盖动画公司、游戏开发、广告传媒等领域。
该专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师资力量雄厚,10名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90%,团队拥有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经验;二是竞赛成果突出,学生作品曾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彰显专业教学与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通过“五育融合”育人模式,学院同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涌现出省级“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优秀典型,形成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发展的培养格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