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服务智能制造产业为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为工业自动化领域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涵盖电气控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等领域的教学体系,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合作企业包括西门子、南瑞继保等知名单位。其课程设置、技能认证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链路培养特色。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于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需具备电气设备调试、自动控制系统维护及简单工程设计的核心能力,课程设计中强化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等基础学科,并通过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实训等实践环节提升动手能力。这种“理论+实操”的双轨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以模块化方式构建,核心课程包括:
- 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与电力电子技术)
-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含MATLAB仿真与PLC编程)
- 现场总线技术(工业网络通信与设备互联)
- 工厂供电技术(供配电系统设计与运维)课程中还嵌入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与检测技术等跨学科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智能制造场景下的多技术融合能力。
在技能认证方面,该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至少取得三类证书:
- 英语能力:大学英语三级证书
- 计算机应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 专业技能:包括AutoCAD中级证书、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师证书等18项可选资质这种认证体系覆盖了从基础操作到系统集成的职业能力需求,为学生进入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或电力工程领域提供准入保障。
教学资源的硬实力体现在“双基地”建设上。校内建有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机器人工作站实训室等13个专项实验室,配备工业级PLC控制器和智能制造生产线模拟系统。校外与罗克韦尔、上海三菱电梯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所在的自动化工程系拥有国家级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资质,近三年师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50余项,授权专利超200件。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岗位:
- 设备运维类:在制造业企业从事电气设备调试、供配电系统维护
- 技术研发类:参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或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工程管理类:担任智能制造产线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合作企业名录中的国电南自、南京金智集团等用人单位,每年提供大量技术岗位,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专接本渠道进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深造。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反映出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强劲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