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福建省教育厅认定的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依托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设置本科培养层次,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和旅游信息实训室等实践平台。数据显示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超95%,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7%,毕业生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就业占比达68%,形成"产教融合深入、实践能力突出"的办学特色。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
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为核心目标,实施三层次能力模型:
- 理论基础层:系统掌握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等18门核心课程
- 实务操作层:分方向学习会展策划或酒店管理专项技能
- 创新实践层:完成600+学时的旅行社运营实训与旅游目的地管理项目
培养方案突出"三结合"特色:
- 产教协同:与福州香格里拉酒店等共建50+实践基地
- 国际视野:开设旅游商务英语双语课程
- 数字赋能:开发智慧旅游管理系统虚拟仿真平台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构建"四维立体"课程矩阵:
- 管理理论模块:
- 必修旅游规划与开发、消费者行为学等5门省级精品课
- 设置旅游文创策划、旅游新媒体运营新兴方向
- 技能实训模块:
- 引入AUTOCAD景区规划制图、SPSS数据分析等20+项实操技术
- 开发旅游电商运营管理模拟系统
- 创新实践模块:
- 组织全国大学生旅游策划大赛等15+项年度赛事
- 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展18周岗位实习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形成"双师型+行业专家"教学团队:
- 师资构成:
- 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占比32%
- 聘请旅游行业专家13人担任实践导师
- 科研体系:
-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8项,经费500万元
- 在《旅游科学》等期刊发表核心论文45篇
- 研发景区智慧导览系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实践教学体系
实施"四阶递进"实训机制:
- 认知实习:参观5A级旅游景区
- 专项实训:完成酒店前厅服务标准化考核
- 综合实践:参与旅游节庆活动策划项目
- 毕业设计:开展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课题研究
特色实践包括:
- 双创教育:开发非遗旅游体验产品获省级金奖
- 社会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旅游规划咨询
- 实培计划:参与数字文旅平台建设运维
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呈现三维发展路径:
- 行业管理(60%):任职景区运营总监、酒店部门经理
- 策划咨询(25%):进入旅游规划院所或自主创业
- 学历提升(15%):考取中山大学等名校硕士
职业竞争力表现为:
- 导游资格证持证率85%
- 数字营销技能达标率90%
- 典型案例参与福州数字峰会接待服务
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
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
- 产教融合优势:与头部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 数字转型实践:建设虚拟旅游实验室
- 区域服务特色: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需求
未来建设重点:
- 新增智慧旅游技术课程模块
- 深化文旅融合实证研究
- 推进旅游大数据分析师认证体系教学评估显示学生实践能力达标率92%,行业建议加强元宇宙旅游等前沿课程开发,提升数字化运营实践占比至40%。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