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始于1978年获批的国家建材局重点建设专业“工业自动化”,经过四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和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以“控管结合、强弱并重、软硬兼施”为特色,融合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广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教学与科研平台覆盖省级实验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学科建设与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以复杂系统控制理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拥有先进建筑材料绿色和智能制造及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聚焦工业自动化与智能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学科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协同发展,开设“绿色建材智能制造”方向,推动跨学科交叉创新。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构建“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体系。核心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高年级引入工业组态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前沿课程。实践环节采用“科技创新项目→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设计”一体化模式,通过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系统设计、开发与调试能力。此外,专业设置水泥生料粉磨过程自动控制虚拟仿真实验等特色课程,模拟工业场景提升实战技能。
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师资团队由省级教学名师、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领衔,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78%,45%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等科研课题22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材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教学方面,出版省级精品课程群教材7部,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教师团队在全国高校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
学生发展与就业前景
专业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6项。“恒拓杯电子电路设计大赛”连续举办13届,成为校内知名科创品牌。毕业生就业率超93%,30%进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深造,就业领域涵盖电力系统、智能制造、机器人研发等行业,职业发展满意度近100%。近年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学生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快速成长。
社会服务与特色实践
学院构建“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实践体系,开展“返家乡助力建设”等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电力电子技术研发、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工程方向通过Robotmaster专项训练,完成从图纸解析到机械组装的完整流程,培养跨学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与省部级研究生培养基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