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构建了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数字化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与韩国顺天乡大学合作设立,引进韩国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形成了双证书培养机制(国内专科文凭+韩国结业证书),同时依托智能财务工程师班等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融入教学,培养既懂传统会计实务又掌握财务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采用“专业群底层共享课程+特色分立课程+高层互选课程”的三层递进模式。基础课程涵盖实用韩国语、国际审计准则等国际化内容,核心课程则强化智能成本核算、财务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数字化技能训练。为应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变革,部分课程引入财务机器人应用、商业数据分析等前沿内容,并通过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实现课证融通。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顶岗”的立体化培养网络。校内建有会计手工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等7类专业实训室,校外与中联集团、平安会计师事务所等13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参与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处理、智能财税竞赛等实战项目,掌握会计核算岗、数据分析岗等岗位核心技能,近三年在1+X证书考试中保持100%通过率,并多次获全国优胜奖。
国际化培养路径包含“2+2本科直通”与双语教学两大特色。三分之一专业课程由韩国教授采用双语授课,学生在国内即可强化韩语应用能力。完成国内阶段学业后,可通过合作项目赴韩国攻读本科,优秀者还可继续攻读硕博学位。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兼具国内外教育背景,在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领域更具竞争优势。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与高适应性特点。首次就业集中于会计助理、审计助理等基础岗位,目标岗位则涵盖财务主管、财务大数据分析师等中高层职位。部分毕业生进入九江银行、中联集团等合作企业,另有约20%选择专升本进入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深造。随着企业对业财税一体化人才需求增长,掌握Python财务应用、智慧税务等新技能的毕业生薪资水平较传统会计岗位提升约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