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校"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注重将航空特色与国际化视野融入教学,形成了"专业基础+行业实践+创新思维"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对于有志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生而言,了解其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及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强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航空行业知识"的复合型能力塑造。核心课程涵盖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招聘甄选、薪酬管理等模块,同时开设航空企业案例分析等特色课程。通过管理运筹学、仓储与库存管理等省级一流课程的支撑,学生能系统掌握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等实务技能,并具备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该专业最大亮点。通过与中国人力资源行业排名第一的央企中智公司建立"3.5+0.5"培养模式,学生在三年半的理论学习中将穿插实训实验,最后半年进入央企顶岗实习。目前已培养五期毕业生280人,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学生能深度参与真实业务场景。此外,与华夏外包、顺智咨询等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了覆盖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完整链条。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为专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0%。团队中包括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1人、沈阳市领军人才1人。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80余项,在《管理科学学报》《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形成"军民融合+供应链网络"的特色研究方向。这种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使课堂教学始终紧跟行业前沿。
对于考生关注的招生选拔与培养路径,该专业实施文理兼收政策。2023年辽宁本科批招生中,历史类计划25人、物理类14人,均执行"首选科目+再选不限"的选考要求。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的双重提升,通过商业模拟竞赛、企业课题研究等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战略思维与沟通能力。毕业生既可胜任航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