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是广西高职院校中最早开设的同类专业,依托北部湾经济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与产教融合特色。该专业隶属国际学院,以“技能+外语”为培养核心,通过跨国合作、校企联动等方式,构建了覆盖航运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计上,专业融合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核心课程,同时引入港口业务操作、航运调度管理等实训模块,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立体化学习框架。
该专业通过“三阶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 职场体验阶段:学生在大一阶段参与港口企业基础岗位实践,例如在南宁华联超市导购、社情民意调查等项目中锻炼沟通与服务能力;
- 专业能力强化阶段:大二学生深入防城港、北海等港口开展集装箱运输管理、船舶货运操作等专项实训,依托校内投资42万元的港航与集装箱运输实训室模拟真实业务场景;
- 顶岗实战阶段:大三学生进入广州赛拾物流、防城港金桥集团等合作企业,参与国际货代单证审核、非洲航线运营等核心岗位工作,部分毕业生通过“赛拾订单班”实现海外就业,覆盖坦桑尼亚、刚果金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国际化与数字化双轮驱动。核心课程如国际航运经济与市场、商务单证操作结合RCEP跨境贸易需求,引入跨境电商运营模块。专业英语教学贯穿全程,通过港航专业英语课程与国际航运管理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在提单审核、租船谈判等场景下的外语应用能力。此外,实训环节与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基地联动,开展跨境网络营销实战项目,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港口业务的同时,具备数字化货代服务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与高成长性特点。毕业生主要分布在:
- 港口运营类岗位:如防城港、钦州港的堆场调度员、闸口操作员;
- 国际物流企业:从事船务代理、非洲航线市场开拓等工作,合作企业赛拾物流每年吸纳约30%毕业生;
- 跨境贸易领域:依托国际贸易实务与报关报检课程优势,学生可胜任外贸跟单员、跨境电商运营专员等职位。近五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海外就业人员平均薪资较国内岗位高出40%。
在产教融合方面,专业构建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生态。与广州赛拾物流共建的订单班采用“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学生海外轮岗”模式,企业高管直接讲授非洲物流市场开发、国际货运风险管控等实战课程。同时,防城港金桥集团等企业提供港口装卸工艺实训设备与真实业务数据,使学生能在校内完成从集装箱配载模拟到货运成本核算的全流程学习。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使毕业生入职后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企业反馈称其“专业匹配度达85%以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