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专业作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和地方优师计划培养单位,凭借其深厚的学科积淀与特色培养模式,已成为西南地区历史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该专业不仅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更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核心,构建了覆盖教学、科研、实践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生既能夯实学术基础,又能提升教学技能,形成了独特的专业竞争力。
在专业优势方面,该专业汇聚了30名专业教师,包括7名教授、14名副教授,其中22人拥有博士学位,师资力量雄厚。通过求索学社、华韵史学会等社团与平台,学生可参与历史名家讲坛、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师范技能。近五年的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其获奖成绩与全国重点师范大学持平,展现了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此外,该专业拥有4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覆盖中学、文博机构等领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见习与实习机会。
课程体系设计兼顾广度与深度,核心课程包括:
-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等基础学科课程;
- 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史学理论课程;
- 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等拓展性选修课程。通过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学生既能掌握系统性历史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中国思想史、专门史等特色方向,部分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被评为重庆市一流课程,凸显教学资源的高质量。
教学成果方面,该专业持续突破学科边界。其专门史学科获评重庆市重点学科,《中国思想史》课程入选重庆市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并累计获得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根据武书连2021中国大学历史学排行榜,该专业在全国256所高校中位列B+等级(前20%),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其关联学科考古学在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进入前15,位居全国师范大学第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在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 基础教育领域:约70%毕业生进入中学从事历史教学,近年因部分地区教师招聘门槛提升至研究生学历,升学需求显著增加;
- 学术深造:考研录取率持续攀升,成功考入日本东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 公共管理:约20%毕业生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管理、档案研究等工作。面对当前1222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学院通过就业形势分析指导会等举措,引导学生提前规划职业路径,强调自主学习与竞争优势培养的重要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