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2007年创办以来,已成为该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作为广西区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其以计算机学科为主导,融合艺术设计元素,形成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方向涵盖交互式可视化、数字内容创作、扩展现实(VR/AR/MR)等领域,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等级达到A(全国前9%),位列广西区内第一。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专业注重培养兼具技术应用能力与艺术设计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平均薪资超过4000元,专升本报录比达37.8%。
在课程体系上,该专业强调技术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主修课程包括视频剪辑与特效、摄影摄像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等核心技能模块,同时引入Adobe Illustrator、Cinema 4D、3ds Max等工具类课程,强化学生对行业主流软件的操作能力。技术类课程如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与艺术类课程如动效设计、视听语言形成互补,构建“技术+艺术”复合知识结构。此外,专业还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和企业真实项目运作,让学生在实训中积累经验,例如参与游戏开发、虚拟现实设计等实际案例。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影视后期制作、游戏设计与开发、新媒体运营等多个领域。具体岗位包括影视特效师、三维动画设计师、全栈开发工程师等,覆盖传媒、广告、互联网等行业。专业与谷歌公司合作建立“Android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与多家企业联合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为学生提供进入头部企业的通道。例如,《虚拟现实技术》课程获得谷歌认证,《游戏策划》入选广西区一流课程并参评国家级课程。这一校企联动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行业适配度。
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注重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塑造,要求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内具备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前沿技术跟踪能力以及跨学科协作素养。例如,课程设计中融入数字孪生、科学可视化等前沿方向,并通过科教协同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2023年,该专业群联动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等学科,形成跨专业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作边界。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仅掌握技术实现,还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整合设计能力,满足数字媒体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